汪朝阳教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请珍藏羟苯磺酸钙的两个「锦囊」

2019-04-17 09:21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观看完整视频,参与有奖答题,请戳我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 DR) 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工作年龄人群第一位不可逆性致盲性疾病,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DR 患病率高达 24.7%~37.5%,给社会及家庭造成沉重负担。面对步步逼近的 DR,血管保护药羟苯磺酸钙应该如何使用?

氧化应激:DR 发生发展的关键机制

总的来看,氧化应激在 DR 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慢性高血糖引起氧化应激炎症反应,使得视网膜周细胞丢失,血-视网膜屏障受损,引起白细胞渗出、血浆渗出、视网膜出血,进而出现微循环障碍,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大量升高,造成新生血管的生成,最后新生血管牵引视网膜脱离而导致失明。

因此,能够解决上述病理生理机制的药物可作为 DR 的治疗选择。

直击要害,羟苯磺酸钙护眼有功

作为血管保护药,羟苯磺酸钙直击 DR 的病理生理机制,起到治疗及延缓 DR 进展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抗氧化、抗炎作用,减少周细胞丢失。2018 年一项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随机、非安慰剂对照试验表明,羟苯磺酸钙显著降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细胞间黏附分子-1 等炎症指标。

维持视网膜滤过屏障稳态,减少血管渗漏。一项以后玻璃体穿透率衡量血-视网膜屏障通透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无论其血糖控制程度如何,羟苯磺酸钙能显著降低玻璃体穿透率,降低血管通透性,稳定血-视网膜屏障。

抑制 VEGF 通路及其诱导的内皮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研究中同样发现,羟苯磺酸钙显著抑制 VEGF 增高。

综上所述,羟苯磺酸钙通过抗氧化应激作用,减轻炎症,调整血管内皮功能,减少微血管渗漏,调节微循环;阻碍 VEGF 与受体结合,抑制新生血管生成。

关于羟苯磺酸钙的两个「锦囊」

在中国,羟苯磺酸钙是目前唯一具有 A 类证据、Ⅰ类推荐、针对 DR 的特异性口服药,那么如何在临床中正确应用呢?这里给出两个锦囊,以抛砖引玉:

早诊断,早起始

指南共识抑制推荐,DR 一旦确诊,应尽早启动羟苯磺酸钙治疗。2006 年,在欧洲八中心开展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表明,早期 DR 患者使用羟苯磺酸钙治疗 24 个月,可显著延缓眼底微动脉瘤生成,减少出血,改善 DR 分级水平,延缓 DR 进展 ;一项纳入 221 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羟苯磺酸钙可显著改善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患者微动脉瘤、眼底渗出及眼底出血。

尽早治疗的前提,是尽早诊断 DR。我国横断面研究发现,早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 6.4% 时,DR 患病率已大幅增长。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DR 的患病率明显增加。故 2017 年《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 2 型糖尿病确诊时就应该进行首次眼底检查,1 型糖尿病在确诊 5 年内需要筛查眼底病变,并根据 DR 的病变程度进行随访:无 DR 者推荐每 1~2 年行 1 次检查;轻度非增殖期病变患者每年 1 次,中度非增殖期病变患者每 3~6 个月 1 次;重度非增殖期病变患者每 3 个月 1 次。

全程守护

突发失明或视网膜脱离者,伴有任何程度的黄斑水肿,重度非增殖性 DR 及增殖性 DR 的糖尿病患者,应转诊眼科进行激光光凝等治疗。此时,也可给予羟苯磺酸钙治疗。

研究表明,重度非增殖性 DR 行全视网膜光凝术后,眼底彩超显示,羟苯磺酸钙有效增加视网膜血管血流,降低血管阻力。中国一项随机临床试验也显示,较单纯视网膜激光治疗,羟苯磺酸钙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更显著地降低了糖尿病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对于较晚期的视网膜病变患者,羟苯磺酸钙可作为激光治疗的辅助手段,进一步提高激光治疗效果。

也就是说,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 DR 患者,都可以使用羟苯磺酸钙治疗,全程改善 DR。

现场提问

1. 对于糖尿病患者,是否一旦发现 DR,就应该启动羟苯磺酸钙改善微循环治疗?应用羟苯磺酸钙多久才会有效果?

2. 对于激光治疗的 DR 患者,是否有必要使用羟苯磺酸钙?

编辑: 孔宇森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