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童(化名)今年 4 岁,从小视力不好,总要走到很近的地方才能看清东西。一开始家长以为孩子是近视,直到最近到医院检查才发现,童童属于低视力,无法进行矫正治疗,只能通过康复训练减少视觉损伤对学习、生活的影响。
在我国像童童这样的低视力患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低视力情况不容忽视。
什么是低视力?如果出现了低视力的情况又该如何进行康复?
什么是低视力?
低视力是指用手术、药物治疗或常规屈光矫正无法改善的视功能障碍。包括视力、视野和对比敏感度下降等。双眼中较好眼的视力矫正低于 0.3,或者是视野半径小于 10 度称为低视力。
低视力及盲的标准
低视力不是特指某种眼病,而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视觉功能受损,并不可恢复下降至某种程度的状态。许多眼病都可能导致低视力,比如白内障、青光眼、某些眼底病、眼外伤、病理性近视等。低视力患者其实并不是完全看不见,而是看不清。
他们可能存在视物模糊、无法分辨细节、视野范围缩小、对比度降低、色觉异常等情况。大部分低视力患者如果通过全面评估,定制合适的康复方案,也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
低视力康复需要「低视力专科」
在我国,许多患者不了解什么是低视力康复,甚至很多医疗人士也对低视力所知甚少。当手术、药物或常规眼镜均无法提高患者视力时,应将其转诊到低视力专科。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低视力患者终其一生只能活在朦胧世界中。根据不同的病因,部分低视力患者完全可以通过助视器等康复手段回归正常生活。儿童低视力患者应尽早根据年龄和视觉功能定制合适的康复方案。
低视力康复不只是视觉康复
大多数视力障碍是由与年龄相关的眼部疾病所引起,尽管采取多种治疗措施,仍有部分患者的视力无法得到完全改善。
对于此类低视力患者,拥有正常的生活自理能力显得异常重要,而低视力康复门诊,正是为此类患者量身打造的康复基地。
在深圳市眼科低视力门诊,低视力患者可以接受包括定向行走、生活技能培训、心理辅导等在内的康复课程。对于一部分同时也存在心理障碍的低视力患者,心理咨询师还能帮助这部分患者疏解心结。低视力门诊目前主要通过验配助视器、科学的康复训练、积极的心理干预来提高患者残余视力利用率,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深圳市眼科医院低视力康复门诊的特别模式及成功经验吸引了不少同行前来观摩。
9 月 12 日,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任何丽辉一行 10 人到深圳市眼科医院低视力康复门诊考察学习,深圳市眼科医院低视力学科带头人赵军副院长及科室主任邓宏伟、梁平陪同考察,梁平主任介绍了深圳市眼科医院低视力康复门诊发展历程。
当日,深圳市眼科医院低视力门诊共有 5 位不同阶段低视力青少年儿童就诊,从初诊至复诊等各个不同康复需求的角度,体现了低视力康复的专业,及多学科交叉的特点。
其中有两位不到 7 岁的儿童,有脑损伤历史、视神经萎缩,视野有严重缺损,视力均为 0.05,幼儿平时由于视功能较差无法辨认表情,在社交及日常生活中认知事物发展存在困难。两位小孩的家长寻求深圳市眼科医院的治疗,希望孩子能恢复视功能。
随即,深圳市眼科低视力门诊主任梁平对两位儿童的视功能进行评估,最终给出了符合其年龄及视觉、障碍等特点的个性化康复方案:如进行认知能力康复训练、视觉功能康复训练、定向行走能力训练等。
通过评估及干预后,两位孩子的家长充分了解到导致多方面能力障碍的原因,并积极配合医生的康复方案,患儿的配合性也得到提高。
另外 3 位低视力患者是就学儿童,他们的眼部问题极其复杂,由于视力差在学校无法看清黑板,无法正常距离阅读书籍,家长希望孩子能在普通学校正常学习上课。
梁平主任通过检查及评估,对视觉障碍患儿进行助视器训练指导,并帮助患儿通过助视器阅读及书写,减轻因为视力差导致的近视加重及不良阅读姿势导致的颈椎、脊柱的发育不良。
针对不同的患者,梁平主任就如何指导做康复训练做了详细的讲解和展示,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一行,表示受益匪浅。
最后呼吁一下,有些家长不愿意自家孩子接受低视力康复,因为怕孩子一旦戴上设备,例如助视器会得到别人「异样的眼光」。
对于低视力人群,社会大众仍普遍缺乏关注和了解,希望我们可以用平等的目光去看待他们,为他们提供一个温暖的大环境,这是帮助他们适应生活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