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老眼昏花」,总有人把视线模糊、视物变形当作衰老的正常表现,殊不知这可能是眼底疾病敲响的「健康警报」。
过往,人们最熟悉的老年人眼科疾病就是白内障,认为身体机能老化才会导致视线逐渐模糊,即使拖延着不就医,以后再开刀也能治好。
白内障就像照相机的镜头,不好用可以换,但眼底就像底片,出问题很难修。
眼底疾病与「拖得起」的白内障手术不同,如果错过治疗的窗口期,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
此外,相比白内障,老年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疾病的诊断及治疗难度更高,患者可能突然失明。眼底疾病已成为当前致盲的首要病因。接下来,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将和大家好好聊聊这些眼底疾病。
1. 眼底在哪儿?
广义的眼底是与眼表相对的概念,就是不能从外表直接看到的眼睛的结构,包括眼球中间的玻璃体,紧贴眼球后部的脉络膜、视网膜以及视神经等。
2. 这些眼底病对视力损害大
眼底病是导致视力不可逆损害的主要病因,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对视力损害较大。
黄斑变性
黄斑是眼底的中心部位一块很小的区域,黄斑在整个眼部构造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我们常把黄斑比作「眼底的心脏」,因为它是每一个人视力最敏锐的地方,我们查视力是实际就是在查黄斑区的视力。
一旦黄斑生病了,视力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比如色觉异常、中央区视物模糊、视物变形、视物扭曲、颜色发暗等,比较容易察觉。黄斑病变只要达到中心视力下降的地步,再想逆转几乎不可能,因此有人把严重的黄斑病变称之为「眼癌」。
超过 50 岁一旦出现视力下降,需要警惕老年性黄斑变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是我国眼病致盲原因的第三位,但是可别以为只有老年人才会得黄斑病变,黄斑病变是老少通杀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又称糖网,是一种能导致视力缺失甚至失明的眼病。它的发病率很高,在控制不好血糖的糖尿病人中很常见。
有很多眼睛出现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前期都没有表现出明显症状,不红、不痛、不痒又不会出血,所以很容易会被忽略。
患者本人关注的更多是血糖的控制、全身并发症的处理,而对于眼底病不重视,可一旦病变发展至晚期,不但治疗价格偏高,而且无法挽回已丧失的视力。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视网膜动脉阻塞,又称「眼中风」,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疾病是重要基础病变。
「眼中风」是突发且无痛的。如果遇到视物模糊,甚至单眼视力突然丧失,像突然关灯一样。须尽快找眼科专业医师检查。90 分钟是抢救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病人的黄金时间。超过 90 分钟,视网膜神经组织常会发生不可逆性损伤。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眼底病中有一种常见又十分复杂的疾病「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随着病情的发展,视网膜脱离的范围逐渐扩大,一旦波及黄斑区,视力下降严重,甚至会完全失明、眼球萎缩。
中浆病
「中浆」也被形象比喻为「漏水」。是一种常见的眼后段疾病,全称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功能损害所引起的常见黄斑疾病。
与其他眼底病不同,「中浆」更易侵袭青壮年男性。单眼发生多见,也有双眼发病的,双眼发病者病情较单眼者严重。患者有视力模糊、中心视力减退、注视性暗影、视物变形、变色等症状。
因为疾病自身特性,许多人会轻视,甚至忽略对「中浆病」的检查及治疗,以致延误病情,造成较严重后果。
3. 这些人,要定期查眼底
「没有视力下降,需不需要找眼科医生呢?」
答案是:需要!预防筛查必不可少!有些情况需要尽早就诊眼科。
以下几类特殊人群尤其应该注意定期检查眼底,有问题时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①老年人
随着年龄增长,眼睛老化过程中可伴发玻璃体后脱离、黄斑裂孔、视网膜静脉阻塞、老年黄斑变性等眼底病。定期检查有助于发现问题和早期干预、避免失明。
②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要定期去眼底病科做检查,市二院是全国首批、郑州市唯一一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中心。
如果一旦发现眼底有病变了,应及早通过激光或药物等手段进行干预。
首次筛查没有糖网病的患者,也要每年至少做一次眼科检查,切不可高枕无忧。
③高度近视者
随着近视患者逐年增加,近视对视网膜的危害不可忽视,尤其是 600 度以上的高度近视。高度近视引起眼轴增长,从而产生一系列眼底改变,如视网膜脱离、黄斑劈裂、黄斑裂孔、视网膜脉络膜萎缩、脉络膜新生血管等,都会对视力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存在致盲的风险。
对于高度近视患者,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并定期散瞳眼底检查,查找是否有周边视网膜变性、裂孔等隐患。
④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患者中大约 70% 会发生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其发生和患者的年龄、血压控制的好坏密切相关。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在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所有高血压患者,建议每年都要到医院进行详细的眼底检查,及时发现眼底病变,尽早治疗。
4. 预防眼底病,我能做啥
①健康饮食。吸烟和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饮食与老年黄斑变性、视网膜血管阻塞等眼底病密切相关。
②可见光和一部分紫外线可以穿透到视网膜,在阳光强烈的户外活动时,需要佩戴合适的遮阳镜。
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深情凝视各种条纹和格子……这些奇怪的动作不妨偶尔做一做。
④看到这里请放下手机,闭眼休息一下,慢慢回味本文内容,并逐步养成这种随时休息眼睛的好习惯。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
封面图来源:站酷海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