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几十年的角膜一样能延续光明

2015-12-03 22:42 来源:丁香园 作者:Dr. Yang
字体大小
- | +

角膜存活时间是评估穿透性角膜移植(PK)效果的主要指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降低以及随之而来的角膜内皮失代偿,导致角膜透明性降低,是非排异性角膜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对角膜供体年龄的限制尚无统一标准。已有研究表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为评估供者年龄及 ECD 对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内皮失代偿是否存在影响,英国 Wakefield 等进行了相关研究,并于 2015 年 11 月发表于 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结果显示,供者年龄及 ECD 与 PK 术后五年内的角膜内皮失代偿无明显关系。

该研究收集了 1999 年 4 月至 2012 年 3 月期间初次接受穿透性角膜移植的病人共 9415 例,其中年龄最大为 90 岁,均满足 ECD > 2200 个/m㎡ 的最低标准。研究者根据角膜的主要疾病诊断分为三大移植适应症:Fuchs 角膜内皮营养不良(FED)、人工晶体大泡性角膜病变(PBK)和其他疾病。

每类适应症根据供者年龄分为 0-60 岁、61-75 岁及>75 岁三组,根据 ECD 分为 2200-2400、2401–2600 及 2600 个/m㎡ 三组进行比较研究。研究通过 Cox 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判断年龄及 ECD 是否与术后角膜内皮失代偿具有相关性。HLA 配型、供者角膜环切直径、角膜深层新生血管、全身应用抗新生血管药物及类固醇等可能的混杂因子影响已修正。

结果显示,9415 名病人中,移植后 5 年总角膜存活率为 89%,FED、PBK 或其他疾病的受者角膜存活率依次为 95%,83% 和 89%。Cox 分析显示,与 ECD > 2600 个/m㎡ 组相比,各层中不同年龄组的供体 ECD 与总体风险比(HR)均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者认为,供者年龄及 ECD 对移植预后均无显著影响。

此前,已有多项研究证实供者年龄对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存活状况无不良影响。该研究进一步证实,在满足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在 2200 个/m㎡ 的前提下,供者年龄与 ECD 在术后 5 年内对角膜内皮失代偿情况无显著影响。这些数据肯定了目前英国 NHSBT 对角膜移植供者无年龄上限要求的规定。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杨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