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环孢霉素治愈葡萄球菌引起的边缘性角膜炎

2017-03-13 20:50 来源:丁香园 作者:小小豆子王
字体大小
- | +

葡萄球菌引起的边缘性角膜炎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角膜疾病,继睑结膜炎后发病。其边缘浸润通常发生在眼睑边缘及角膜表面相交处,呈现典型灰白色,较局限,位于异色边缘 1 mm 内,在渗透物与异色边缘之间有清晰的角膜区,表面血管自此延伸至渗透物,长期可发展为血管翳。

边缘性角膜炎治疗方法包括减少眼睑产毒微生物,局部使用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等。下述病例为 Özcura 首次局部使用环孢霉素治愈葡萄球菌引起的边缘性角膜炎,发表在 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 杂志上。

患者为男性,19 岁,左眼发红、不适、畏光、视力下降,曾有 3 年睑缘炎及 8 个月角膜炎发病史,局部使用多种抗生素、非类固醇及类固醇类药物治疗,包括氟米龙、地塞米松等,均未治愈。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为 20/200,左眼眼内压为 15 mmHg,裂隙灯生物显微镜影像显示眼睑结硬皮,睑结膜乳头状反应,严重结膜充血及下角膜新生血管化(图 1)。

图1.png
图 A 显示患者治疗前结膜出血及角膜新生血管化,图 B 为使用 0.05% 环孢霉素治疗 6 周后痊愈

局部使用 0.05% 环孢霉素悬液滴眼进行治疗,2 次/d,2 周后,患者症状缓解;6 周后进一步改善,结膜充血及角膜新生血管化治愈,最佳矫正视力提高至 20/40;6 个月后,未见病情复发。

环孢霉素用作免疫调制剂已有 20 多年,但直至 2003 年,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才允许使用 0.05% 环孢霉素悬液治疗干眼症。局部使用环孢霉素可降低活化 T 淋巴细胞膜表面标志物、炎症因子表达及细胞凋亡,增加结膜上皮杯状细胞密度。许多慢性眼表疾病表现一些干眼症症状,其对环孢霉素的反应已得到评估——0.05% 环孢霉素眼用乳剂对春季角膜结膜炎、眼红斑痤疮、睑缘炎、角膜接触镜不耐受以及疱疹性角膜基质炎均有疗效。

由于葡萄球菌引起的边缘性角膜炎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角膜疾病,且皮质类固醇对上述患者不起作用,因而本研究选择使用 0.05% 环孢霉素悬液,此疗法为首次报道。

目前,皮质类固醇是治疗葡萄球菌引起的边缘性角膜炎的主要药物,但长期使用会产生副作用。本研究 6 周后,患者症状显著改善,表明 0.05% 环孢霉素治疗葡萄球菌引起的边缘性角膜炎安全有效,当皮质类固醇无作用或长期使用增加并发症风险时,医师可考虑 0.05% 环孢霉素眼用乳剂。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杨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